亚洲免费精品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爱爱_国产大片精品免费永久看nba_精油按摩中文字幕久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藥扶貧  
郵箱 微信
 
 
  (中醫藥扶貧)  
首頁   中央要聞工作動態 國家政策
 
 
健康扶貧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規劃財務司 > 中醫藥扶貧 > 健康扶貧
怒江脫貧主打“生態牌”(扶貧新觀察)
時間:2018-05-13 10:11:06

  全國最貧困的地方在哪里?數字最有說服力。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至今仍高達38.14%的貧困發生率,是全國最高的。如何與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全面小康?地處“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怒江素有“動植物王國明珠”“世界物種基因庫”之稱,林業生態資源是最具優勢的資源。依靠美麗告別貧困,實現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協同發展,成為該自治州的現實選擇。

  好政策滋養了好生態,好生態給貧困戶帶來新希望

  高補登村民小組,位于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中排鄉小龍村。走進這個傈僳族群眾聚居的小山村,一幢幢新民居在綠樹叢中影影綽綽;一條條通戶路延伸到家家戶戶門前。

  眼前此景,很難讓人想到多年前的高補登,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樣。上世紀80年代,山林被分到各家各戶,部分村民亂砍濫伐,雨季山洪泥石流讓人夜不能寐……

  高補登村民痛定思痛。90年代初,在黨員余國華等人倡議下,高補登村召開群眾大會,制定村規民約,決定將原已分到戶的近5000畝山林集中起來統一管護,村里聘請2名專職護林員全天候巡護,將山林劃分為封山育林區和柴山兩部分,封山育林區禁伐、禁牧,村民燒柴或建房伐木只能到柴山砍伐。

  為確保護林取得實效,村里對護林員進行嚴格的定期考核:對工作不認真、不嚴格履職、考核不合格的堅決“炒魷魚”,這就倒逼護林員絲毫不敢懈怠。

  村民對山林的索取大為減少。同時,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方面的生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高補登村的山林得到了休養生息,林子變密了,水變清了,山洪泥石流不見了,昔日難得一見的野雞、野兔又回來了。高補登村黨支部書記余建龍說,村子這些年的變化讓大家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保護好生態才能脫貧致富,綠水青山是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高補登村的變遷是怒江州的一個縮影。保護給力,生態向好。目前全州森林覆蓋率高達75.31%,每年提供的森林生態服務價值達1204.82億元。

  云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說,國家日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多予少取放活的林業好政策滋養了怒江的山林,也大力扶助了這里普遍貧困的各族群眾。

  如今,高補登村生態護林員的實踐,在怒江推廣開來。怒江州林業局副局長劉富泰介紹,目前全州共選聘了8559名生態護林員,年均工資性收入9300元。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有效降低了怒江的貧困發生率。

  除了護林員公益性崗位,生態惠民政策助推脫貧,效應也非常明顯。怒江州于2009年啟動了國家級、省級公益林補償試點,2011年天保工程二期啟動,282.27萬畝公益林納入生態效益補償,累計獲得補償資金接近3億元,31萬人直接受益,基本涵蓋了全州所有貧困人口。

  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效益明顯,綠水青山成了金山銀山

  長期以來,高補登村民靠種玉米、水稻等傳統作物勉強維持溫飽。上個世紀末,不甘貧困的村民余堂元率先在村內種起了核桃、花椒,并自己育苗無償提供給村民種植。

  一開始并沒有多少村民跟著種。隨著核桃、花椒市場價格不斷走高,看到先種的村民腰包漸鼓,觀望的村民主動跟了上來。經過10多年的發展,一片片核桃林、一叢叢花椒樹成林掛果,以往的窮山坡成了“聚寶盆”。去年高補登全村人均純收入達6000多元,其中一半左右來自于經濟林。

  特色經濟林成了“綠色銀行”,林下經濟潛力更大。“按最低每斤500元算,種重樓第三年每畝收花能收入1.5萬元,第四年可翻番到3萬元。再加上根莖割收的收入,從第四年起畝產值可超10萬元。”瀘水市片馬鎮片四河村農戶胡三妹下定決心,今年不再種玉米,改種重樓。

  給她帶來信心和決心的,是瀘水銀坡春靈種養開發基地的總經理肖志軍。肖志軍的公司免費給農戶提供重樓種苗和種植技術,還給每戶每年補助300元,連補3年。公司2016年與云南白藥集團中藥資源有限公司簽訂了中藥材種植收購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聘請專家為技術指導顧問,這些保障措施讓胡三妹們沒了后顧之憂。

  目前,肖志軍已帶動老家老窩鎮白族鄉銀坡村近百戶農戶種植重樓,戶均增收5800元。在結對幫扶的珠海市香洲區200萬元資金支持下,肖志軍將在片馬鎮帶動200戶以上貧困戶發展重樓產業,到2020年末戶均可增收5萬元以上。

  記者在怒江多個深度貧困村采訪發現,林特產業幾乎是每個村里的脫貧主導產業。目前發展勢頭最好、最受群眾歡迎的要數草果產業。記者來到瀘水市洛本卓白族鄉金滿村采訪時,村民中于紀冒雨在林下種草果苗。“等草果進入盛果期,按照現在的價格,畝產值能到5萬元,脫貧致富就靠它了。”中于紀信心滿滿地說。劉富泰介紹,草果既能做日常食品香料,又能做藥材、飼料添加劑和化工原料,成了怒江各族群眾眼中的“致富果”,目前全州種植面積達到了103萬畝。

  在林特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綠水青山成了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2017年,怒江州林業生產總值和農民人均林業收入增幅同比都超過20%。

  依托林業生態建設,完善生態保護和補償機制

  盡管林業脫貧潛力很大,但現實仍很“骨感”。州委書記納云德介紹,怒江產業基礎薄弱,普遍小、散、弱,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合作社等新型主體普遍質量不高,帶動能力有限。下一步在攻堅深度貧困過程中,要花大力氣增強產業脫貧能力。

  強有力的龍頭帶動對于產業脫貧意義重大,但少有龍頭企業落戶怒江。“最大的瓶頸在于交通,怒江至今仍然沒有高速公路、鐵路和機場,對于企業來說,物流瓶頸非常明顯。”納云德坦言。

  除了缺少龍頭企業,合作社在怒江發育也很緩慢。瀘水市魯掌鎮浪壩寨村在怒江產業發展較好,村委會主任李開忠介紹,全村共有6個合作社,帶動村民發展食用菌、無公害蔬菜、稻田養魚等產業,去年村子成功脫貧摘帽。大學生村官和倩如告訴記者,村里的合作社發展產業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對于解決“種什么”“怎么賣”等問題辦法不多,帶動貧困戶的能力比較弱。夏宗陽是宗揚種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合作社只有7戶社員。

  缺少強有力的帶動,怒江的很多林特產品只能打“原”字牌,附加值較低。劉富泰告訴記者,雖然全州核桃種植面積達208萬畝,但目前年產核桃只有1萬噸左右,不足以撐起一個上規模的核桃深加工企業,怒江的核桃基本上都只能作為原料外銷。

  離2020年脫貧摘帽只剩3年不到時間,怒江如何更好實現林業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的互促雙贏,刻不容緩。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政協主席羅正富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支持怒江發展生態旅游實現精準脫貧的建議》,指出怒江具備打造世界級生態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條件,加大生態保護、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對推動怒江全州發展、實現全面脫貧作用巨大。他建議,將怒江列為國家生態脫貧試驗示范區,允許怒江采取國家公園模式,進行保護性開發,大力發展全域生態旅游;對怒江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給予特殊政策,支持怒江以生態護林員、退耕還林、特色林產業等生態保護修復和生態產業培植為突破口,加快推動一批重大生態保護項目建設。同時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支持怒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移民搬遷等工作,完善生態保護和補償機制等。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計財司司長閆振告訴記者,按照《國家林業局關于加強深度貧困地區生態脫貧工作的意見》,國家林業局將聯合有關部門和地方,共同打造云南怒江州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深入推進林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Copyright@2006 m.163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阳西县| 佳木斯市| 天峻县| 桐庐县| 天全县| 上高县| 元阳县| 崇左市| 珲春市| 永昌县| 佳木斯市| 昌图县| 水城县| 青神县| 嘉善县| 宣化县| 南康市| 额敏县| 积石山| 铁岭县| 普安县| 喀什市| 内黄县| 海伦市| 柘荣县| 高邮市| 海宁市| 松江区| 贵定县| 东安县| 慈溪市| 武穴市| 农安县| 嵩明县| 乐至县| 房产| 军事| 梁河县| 类乌齐县| 龙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