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提升廣西壯族自治區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廣西衛生計生委日前決定從今年開始組織實施為期兩年的“中醫名醫名家走基層行動計劃”。
該計劃以自治區、市、縣三級中醫醫院為主體,組建以名(老)中醫(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為組長,若干名中醫骨干人才為隊員的專家小組,定期赴各鄉鎮集中開展培訓。為村衛生室村醫傳授運用中醫藥“十方五技”,即掌握30~50種中成藥或10條常用經驗方使用方法,掌握應用針灸、拔罐、刮痧、推拿、敷貼等5種以上技法開展診療活動。到2016年底實現全區75%以上政府舉辦村衛生室能夠開展中醫藥民族醫藥服務的目標。
計劃明確,自治區、市、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成立相應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監督檢查、行動計劃的具體實施等工作。同時成立專家庫,具體負責行動計劃的技術指導。自治區財政按每個村衛生室1000元的標準撥付經費到各市級中醫醫院掌握使用。行動計劃將納入年度績效考核,與基層中醫藥民族醫藥提升工程和對口支援等活動緊密結合,并深化活動內涵,完善工作舉措,形成長效機制,確保取得實效。(記者梁啟成 通訊員周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