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輩子扎根農村,把自己永遠定位在基層!”3月8日,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鄉村中醫師3+3提升工程”啟動儀式上,鄉村中醫師代表郭光俊的發言博得陣陣掌聲。
郭光俊扎根河南登封大金店鎮梅村衛生室整整48年,去年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最美鄉村醫生”。隨著村衛生室的不斷壯大,他慢慢覺得自己的理論水平還不夠高。此次啟動的“鄉村中醫師3+3提升工程”,全程免費培訓3年,全脫產集中培訓3個月,通過集中授課、臨床實踐、跟師抄方等方式提升學員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從而達到“一人帶動一方”的建設目的。郭光俊覺得這正是自己學好本領,更好地為村民服務的機會。
“鄉村中醫師3+3提升工程”的首批學員全部來自河南省。河南省中醫管理局局長張重剛介紹,參與培訓的20名鄉村醫生,均為有著10年以上臨證經驗的業務骨干。在河南省,像這樣以中醫為主的鄉村醫生有3萬多名,在全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共有108萬人,他們是筑牢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底”的關鍵,同時也是基層衛生服務網絡中相對薄弱的環節。據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分析,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農村為3.64人,遠低于城市的9.18人。
“像郭光俊這樣的還不多,鄉村醫生后繼乏人、后繼乏術的現象在全國還比較嚴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馬建中認為,基層醫生的能力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才能有保障。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耀獻介紹,工程今后還將與更多省市合作,遴選一批鄉村骨干中醫師,實現理論、技術及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為農村基層中醫藥隊伍打造一支核心力量,并探索基層現有中醫師服務能力提升模式。
“為東直門醫院點贊!”馬建中表示,東直門醫院的努力與深化醫改的大思路相吻合,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讓大醫院的優質資源下沉,“在全國可推廣、可復制。”(趙維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