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指導甲型H1N1流感的中醫藥預防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與優勢,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在總結古今文" />

亚洲免费精品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爱爱_国产大片精品免费永久看nba_精油按摩中文字幕久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醫政司  
郵箱 微信
 
 
  (醫政司)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醫政司 > 工作動態
衛生部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甲型H1N1流感中醫藥預防方案(2009版)》的通知
時間:2009-05-07 00:00:00

國中醫藥辦發〔2009〕1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指導甲型H1N1流感的中醫藥預防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與優勢,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在總結古今文獻的基礎上,根據今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特點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中醫藥預防方案(2009版)》。現印發給你們,請在甲型H1N1流感預防工作中參考使用。

 

二○○九年五月五日

 

甲型H1N1流感中醫藥預防方案(2009版)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國等先后發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臨床早期癥狀與流感類似,有發燒、咳嗽、疲勞、食欲不振等,還可以出現腹瀉和嘔吐等癥狀。少數病例病情重,進展迅速,可出現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損傷,嚴重者可以死亡。
    中醫藥在臨床實踐中豐富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經驗,對時行感冒(流感)療效是肯定的。在總結古今文獻的基礎上,針對不同人群制定本預防方案。
    一、生活起居預防
    (一)“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及時增減衣物,以適寒溫。
    (二)“食飲有節”,飲食要適時、適量、適溫,少進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規律,多動、早睡。
    (四)“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保持心態平衡,“恐則氣下,驚者氣亂”,對流感產生恐懼之心,也可導致氣機逆亂,更易招致外感。 
    二、飲食預防
    飲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積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簡單、美味的小藥膳,對預防流感也有幫助。
    二白湯:蔥白15g、白蘿卜30g、香菜3g。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姜棗薄荷飲:薄荷3g、生姜3g、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開去核,與薄荷共裝入茶杯內,沖入沸水200—300ml,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
    桑葉菊花水:桑葉3g、菊花3g、蘆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帶皮鴨梨1個(削皮)、大棗6枚(切開去核),加水適量,煎湯過濾。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湯,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時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鮮魚腥草30—60g,蒜汁加醋涼拌。
    鮮敗醬草30—60g,開水焯后,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鮮馬齒莧30—60g,開水焯后,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赤小豆、綠豆適量熬湯服用。
    綠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湯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較重,可以棉簽蘸香油外涂,具有潤燥的功用。
    三、藥物預防
    (一)成人
    1.太子參10g、蘇葉6g、黃芩10g、牛蒡子10g
    適用人群:素體虛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2.大青葉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解毒清熱
    適用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3.桑葉10g、白茅根15g、金銀花12g
    功能:清熱宣肺
    適應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4.蘇葉10g、佩蘭10g、陳皮10g
    功能:健脾化濕
    適應人群:面晦無光,常有腹脹,大便偏溏。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建議不同人群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在流行期間可連服用3—5劑。
    (二)兒童
    藿香6g、蘇葉6g、銀花10g、生山楂10g
    功能:清熱消滯
    適應人群:兒童易夾食夾滯者。此類兒童容易“上火”,口氣酸腐,大便臭穢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三)服用中藥預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項:
    1.老人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適當調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婦慎用;
    3.預防感冒的中藥不宜長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間或服用后感覺不適者,應立即停止服藥并及時咨詢醫師;
    5.對上述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6.不要輕信所謂的秘方、偏方和驗方。
    四、其他
    根據中醫和民間傳統,多用具有芳香化濁類中藥,制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穢的作用,如蒼術、艾葉、藿香、當歸、白芷、山萘等。

 

 

 

 
 
 
 
  Copyright@2006 m.163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彭州市| 滦南县| 焦作市| 绥滨县| 梅河口市| 伊吾县| 滨州市| 靖西县| 康保县| 凤翔县| 肃南| 梅州市| 平江县| 稻城县| 弥勒县| 山阳县| 德阳市| 滦南县| 元朗区| 虎林市| 那曲县| 深泽县| 虞城县| 麟游县| 全南县| 和田市| 江口县| 吉林省| 乌苏市| 龙游县| 宁乡县| 黄大仙区| 浮梁县| 绥化市| 水富县| 栾城县| 宿州市| 巴林右旗| 海丰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