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精品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爱爱_国产大片精品免费永久看nba_精油按摩中文字幕久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工作動態
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第03612號(醫療衛生類317號)提案答復的函
時間:2022-12-26 13:32:03
國中醫藥提字〔2022〕25號

諾敏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基層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陣地,我局歷來十分重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堅持中西醫并重、中西醫結合,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一)加大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間,中央累計安排地方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補助資金86.06億元,年均增長17.32%。2022年財政部聚焦中醫藥振興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下達各地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補助資金35.63億元,較上年增長72.72%。

  (二)加強基層中醫館建設。2016-2022年,中央財政累計支持約2.8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國醫堂)建設。截至2021年底,全國8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立了中醫館。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99.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8.0%的鄉鎮衛生院、90.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74.5%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

  (三)加強基層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目前建立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省級基地32個,縣級基地1820多個,并依托基地加強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適宜技術推廣培訓。截至2020年底,能夠提供6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的鄉鎮衛生院占同類機構總數的比例為81.03%,能夠提供4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的村衛生室占同類機構總數的比例為46.22%。

  (四)通過區域性資源共享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完善縣域中醫藥服務體系,推動“上聯下沉”,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探索醫共體與省、市三級醫院建立醫聯體,加強中醫專科或專科聯盟建設,不斷提升縣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強化其縣域龍頭作用。通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培養培訓基層中醫藥人才、建設基層中醫專科、專家下沉基層傳幫帶等強基舉措,推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和質量提升。

  (五)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評價考核和激勵制度。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機制,進一步發揮績效考核導向作用,引導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基層,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醫療衛生服務。2020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我局印發《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試行)》,將中醫藥服務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指導各地開展績效考核工作。

  (六)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我局歷來重視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豐富中醫治未病內容,2013年起,中醫藥健康管理作為單獨一類列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范圍,開展老年人和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截至2020年底,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和0-3歲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人群覆蓋率分別達到68.42%和73.57%。

  (七)加強基層中醫傳承,夯實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我局高度重視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持續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建設了1432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將近4000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納入傳承工作室繼承人,采取師承教育的方式,培養提高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服務水平。每年支持開展40余項以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培訓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培訓包括西醫師、鄉村醫生在內的基層衛生技術人員8000余人次。另一方面,持續推動人才向基層流動,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人員配備,在全科醫生特色崗位計劃中積極招收中醫醫師,鼓勵退休中醫醫師和中醫專長醫師在基層執業。推廣“縣管鄉用”“鄉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鼓勵縣域醫共體、醫聯體內人才柔性流動,形成上級醫院醫師定期到醫共體、醫聯體內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的長效機制。

  (八)積極推進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和執業工作。一是2017年印發《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5號),規定對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通過考核的方式即可取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通過督導和培訓,所有省份已啟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工作,截至目前,累計考核合格6381人。二是2022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中醫(專長)醫師電子化注冊管理等工作的通知》。目前,國家電子化注冊系統已開放衛生健康委審批端、機構端和個人端權限,中醫(專長)醫師可在國家電子化注冊系統查詢信息、申請注冊。三是指導安徽、江西、河南、廣西、四川、貴州等6個省份探索開展中醫醫院設置中醫(專長)醫師崗位試點工作。四是為解決尚未納入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少數民族醫人員的合法行醫資格問題,在貴州等省份開展探索,通過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解決部分少數民族醫人員行醫資格。

  下一步,我局將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精神,持續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繼續加大基層中醫藥投入力度。一是開展縣級中醫醫院“兩專科一中心”建設。每家醫院建成2個中醫特色優勢專科(專病),建成1個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心。二是繼續推動基層中醫館建設。力爭到2022年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實現全覆蓋。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置符合標準中醫館的基礎上,對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開展服務內涵建設,重點加強中醫藥人員配備、中醫藥技術服務提供和中醫設備配備。三是開展村衛生室中醫閣建設。改善村衛生室中醫藥服務條件,在全部村衛生室具備提供中醫藥服務條件的基礎上,探索在部分村衛生室設置“中醫閣”,打造區域相對獨立、中醫藥服務更加豐富的服務場所。四是持續加大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力度。到2025年,每個鄉鎮衛生院能夠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6類10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80%以上村衛生室能夠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熟練開展4類6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五是做好中醫醫院牽頭的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落實國家醫改政策要求,在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縣)地區,政府舉辦的縣級中醫醫院全部牽頭組建緊密型醫共體,在開展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其他地區,鼓勵政府舉辦的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緊密型醫共體,中醫醫院牽頭的醫共體覆蓋人口原則上不低于縣域人口的30%。六是優化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加強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和技術規范培訓和指導,提高中醫藥健康管理率,擴大目標人群覆蓋面。力爭到2025年,老年人和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分別達到75%和85%。七是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力爭到2025年,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居民有0.6-0.8名合格的中醫類別全科醫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占同類機構醫師總數比例超過25%,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別醫師或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臨床類別醫師,80%以上的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務人員。八是配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做好《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修訂工作。指導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做好定期開展考核的各項準備工作,推動考核工作常態化、定期化。總結安徽、貴州等省份在中醫醫院設置中醫(專長)醫師崗位的經驗做法,制定中醫醫院設置中醫(專長)醫師崗位試點工作方案,推動更多省份的中醫醫院開展試點工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9月22日

 
 
 
 
  Copyright@2006 m.163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雅安市| 会昌县| 平山县| 正定县| 盐源县| 福安市| 宜阳县| 新密市| 平遥县| 象山县| 襄垣县| 郁南县| 博爱县| 从江县| 姜堰市| 黄石市| 太白县| 祁连县| 巩留县| 南澳县| 荔浦县| 昌图县| 五河县| 湖北省| 梨树县| 昌邑市| 南丰县| 大田县| 同心县| 阿瓦提县| 玉龙| 茂名市| 临夏市| 孟州市| 内黄县| 沙雅县| 图木舒克市| 镶黄旗| 广东省|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