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精品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爱爱_国产大片精品免费永久看nba_精油按摩中文字幕久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媒體報道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信息發布 > 媒體報道
 
 
【壯麗70年·黨領導中醫藥發展歷程?】法治之光照亮中醫振興路
來源: 時間:2019-07-05 14:24:38  
 

  “144票贊成,3票反對,3票棄權。”

  2016年12月2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現場,當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宣布“通過”的聲音傳來,中國首部中醫藥法誕生了。隨后,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59號主席令公布了法律全文,并定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作為第一部全面、系統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綜合性法律,它將黨和國家關于發展中醫藥的方針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將人民群眾對于中醫藥的期盼和要求用法律的形式體現出來。

  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律的頒布,讓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從此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30余載磨一劍 中醫藥立法終夢圓

  “中醫藥立法,事關行業存亡興衰,不能再等了,中醫藥的發展拖不起。”國醫大師唐祖宣曾經為加快中醫藥立法進程發出這樣的呼吁。

  期盼有一部國家層面的法律為中醫藥事業保駕護航,是每一個中醫藥人心中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幾代中醫藥人奮斗了30余年。

  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1條規定“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為中醫藥發展和法律制度建設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據。據此,衛生部和國家相關部門把中醫藥的法制建設提上議事日程,成立中醫立法的領導小組,從此中醫藥法制建設步入了正軌。

  次年,中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建華等中醫專家首次在全國人大發出提議,呼吁出臺中醫藥法。但由于各方意見難以統一,1984年~1986年間,中醫藥法六易其稿,卻最終沒能出臺。

  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發布施行。中醫藥條例是我國政府頒布的第一部專門的中醫藥行政法規,它將多年來黨和國家對中醫藥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通過行政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對保障和規范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了較為全面的規定。

  中醫藥條例的制定和實施,為中醫藥法的制定和出臺奠定了良好的實踐基礎。然而,由于其在法律權威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內容也不夠完善,難以全面、有力地保護和促進中醫藥學的發展,如在中藥資源保護、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民族醫藥保護等方面尚存在法律空白,遠遠不能適應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要求。

  2006年,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452名全國人大代表共提出了14件關于制定中醫藥法的議案。兩年之后,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中醫藥立法列入五年立法規劃,至此,中醫藥法才在真正意義上進入立法程序。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加快了中醫藥立法的步伐。

  此后,原衛生部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研究、認證,形成了中醫藥法草案的送審稿。國務院法制辦又先后兩次征求中央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以及部分醫療機構、高校和專家的意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赴北京、內蒙古、廣東、貴州等地進行了9次調研;梳理重點問題,召開專題認證會。

  在此基礎上,國務院法制辦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對送審稿進行反復研究、修改,形成了中醫藥法(草案)。該草案于2015年12月9日國務院第115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中醫藥法,2017年7月1日,中醫藥法正式實施。

  從那一天起,中醫藥界翹首以盼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字斟句酌 千錘百煉 立法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

  “中醫藥法實事求是,內容全面,符合我國國情,符合中醫藥行業特點,符合廣大中醫藥工作者的期盼和人民群眾醫療健康的需求,是一部立得住、行得通、切實管用的好法律。”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連建偉這樣評價中醫藥法。

  “九章鼎立行如金,六十三條字賽珠。”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也曾寫下這樣的詩句,贊揚這部法律字字千鈞。

  這部法律之所以受到廣泛贊譽,是因為它關注中醫藥發展中實際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符合中醫藥的發展規律。而這一切,離不開法律起草過程中付出的努力。

  高瞻遠矚、科學嚴謹的頂層設計,字斟句酌、千錘百煉的認真態度,幾易其稿、反復完善的務實精神讓這部法律最終形成了五大亮點。

  ——明確了中醫藥事業的重要地位和發展方針。中醫藥法規定中醫藥事業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實行中西醫并重的方針。

  ——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中醫藥法在中醫診所、中醫醫師準入,中藥管理等多個方面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創新,規定了適應中醫藥發展規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

  ——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力度。中醫藥法進一步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力度,包括明確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將中醫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將中醫藥事業發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條件保障。

  ——堅持扶持與規范并重,加強對中醫藥的監管。針對中醫藥行業中存在的服務不規范、中藥材質量下滑等問題,中醫藥法作了有針對性的規定。

  ——加大對中醫藥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針對中醫診所和中醫醫師非法執業、醫療機構違法炮制中藥飲片、違法配制中藥制劑、違法發布中醫醫療廣告等違法行為規定了明確的法律責任。

  這部法律第一次從法律層面明確了中醫藥的重要地位、發展方針和扶持措施,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醫藥法針對中醫藥自身的特點,改革完善了中醫醫師、診所和中藥等管理制度,有利于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同時,中醫藥法對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了有針對性的規定,有利于規范中醫藥從業行為,保障醫療安全和中藥質量。此外,中醫藥法的出臺有利于提升中醫藥的全球影響力,在解決健康服務問題上,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樣本,為解決世界醫改難題做出中國的獨特貢獻。

扶持與規范并重 中醫藥法落地任重而道遠

  綱舉目張。中醫藥法出臺后,配套法規建設快速推進,詮釋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的深刻內涵。

  在中醫藥法治軌道上,扶持與規范并重,既打開大門,又守牢底線;既遵循中醫藥自身規律謀發展,又最大限度地激發活力,增加中醫藥服務供給,使優質中醫藥服務“井噴式”增長。

  中醫藥法實施以來,國家層面的配套規章和標準制定進展迅速,《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簡化注冊審批管理規定》等配套文件陸續出臺,進一步激發了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潛力與活力。

  各地也紛紛響應,抓緊落實,陸續開展地方條例制修訂相關工作。全國所有省份均將中醫藥事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湖北省委省政府專門召開了中醫藥振興發展大會,四川省政府專門召開了中醫藥發展大會、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推進大會。

  各地還積極推動中醫藥地方條例建設,截至2018年7月,已有28省啟動制修訂工作,18省人大列入了立法計劃或規劃,2省人大、4省政府法制辦對本地中醫藥條例進行了審議,河北已率先完成修訂并頒布實施。地方中醫藥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甘肅、浙江、江西等地新設立了地市級中醫藥管理局,寧夏、江蘇、貴州、河南等地在地市級、縣級衛計委下新設了單獨的中醫科室。15省衛生計生監督部門成立了專門的中醫藥監督執法科室。

  各省對中醫藥發展的經費投入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吉林、浙江、福建等省中醫藥財政投入明顯增加。此外,各省還通過調整中醫服務價格、中醫藥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定點機構、醫保政策向中醫藥傾斜等方式,進一步加大中醫藥事業發展扶持保障力度。

  “看中醫報銷比例更高了。”“身邊的中醫診所更多了。”“中醫服務質量更高了。” 這些百姓的切身體會表明:中醫藥法實施以來,中醫藥發展的頂層設計日臻完善,老百姓獲得感不斷增強,中醫藥事業進入依法振興發展新時代。

  2017年7月1日,在中醫藥法正式實施的那一天,國醫大師孫光榮寫下“生存發展保障,繼承創新指南,健康中國導向,振興中醫總綱”的書法作品,為中醫藥法實施志慶。

  如今,中醫藥法實施已逾兩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有理由相信:中醫藥法制建設將繼續奏響和諧發展的時代樂章。在中醫藥振興發展的道路上,這部法律將擔當重任,繼續為中醫藥發展保駕護航。(徐婧)

 
 
 
 
  Copyright@2006 m.163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安吉县| 雷山县| 日照市| 资溪县| 绥江县| 拉萨市| 独山县| 内江市| 大英县| 青龙| 孟连| 濉溪县| 昌宁县| 道孚县| 嘉定区| 新乐市| 柳州市| 韶山市| 剑河县| 克东县| 怀仁县| 夏邑县| 常德市| 鄂尔多斯市| 兴山县| 靖宇县| 泗阳县| 华池县| 武城县| 漳州市| 澎湖县| 印江| 甘孜县| 翼城县| 西林县| 伊金霍洛旗| 化德县| 安康市| 三河市|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