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精品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爱爱_国产大片精品免费永久看nba_精油按摩中文字幕久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媒體報道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信息發布 > 媒體報道
 
 
積極發揮中醫藥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來源: 時間:2020-05-13 09:38:05  
 

  2000多年來,中醫藥學已經對傳染病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它認識疾病的途徑就是依據臨床表現出來的證候和體征、依據疾病進展過程中的不同表現,根據“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對患者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整理,探索疾病發生、發展、轉歸等規律,從中梳理出中醫的“證”,依據“證”來辨證論治,將疾病治愈。

  中醫藥學是一門辨證論治的生命醫學

  2000多年來,中醫藥學在與疫癘(傳染病)進行斗爭的過程中,很早就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并在防治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預防和治療措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豐富的理論。可以說中醫藥學的產生基礎和發展宏大,來自于中醫藥防治人類各種疫病的過程。因此,從中醫角度來看,無論是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艾滋病(HIV)還是新冠肺炎,都屬于疫癘(傳染病)。

  千百年來的抗疫實踐證明,運用中醫藥方法治療傳染病,臨床救治有效。即使在科學技術、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醫藥在預防和治療現代傳染病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在2003年SRAS防治工作中,河南省積極運用中醫藥防治SARS實現零死亡;運用中醫藥防治HIV讓患者帶毒生存20年。這樣的防治效果,得益于中醫整體理論指導。中醫藥學是一門整體、系統、辨證論治的生命醫學。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夠理解中醫為什么面對人類重大疾病,能夠沉著有效應對,這源自中醫藥學對生命力和生命活動的全面、系統理解:醫“人”遠比醫“病”更為重要。前者是站在生命的角度看待和認識人得的疾病。什么叫生命角度?通俗地講就是患者活著,也就是“遏阻傳變”留人治病,恢復失離衰退的“精氣神”,如此才能有時間、有條件、有機會“扶正祛邪”,以平為期,改變或者改善患者被病毒侵蝕的臟腑和機體,從而實現阻斷病變、穩定病情,使受感染者的生命力和生命活動恢復到正常狀態。

  這是中醫藥學的認識論,也是一代又一代中醫藥學者在解決人類重大疾病中,前赴后繼實踐“中國方案”的動力和源泉。

  中醫提倡治未病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有它的發病規律和演變規律,也有它的表現形式。然而,從中醫藥角度來看,是反向推論的,即從它的臨床表現形式,推導出它的中醫藥學的病因病機,從它的臨床表現形式推導出它的證候演變規律。所以從某種角度說,所有的外在癥狀與演變都是人體對致病因素的一種反應。因此,中醫藥學對疾病本質的認識,是由表到里,由外而內的過程。

  中醫藥治療不是針對病毒的所謂“特效藥”,而是經過辨證而得出來的“方藥”。這些“方藥”要做的就是幫助正氣把病因消除,從而治愈疾病。其實,不論中醫學還是西醫學,都是如此而已。

  中醫在治療疾病中(無論有病名的疾病還是突發疫情),非常注重身體陰陽和氣血調和,以及改善和提高人體自身免疫能力。因此,防治新冠肺炎的首要原則是“整體觀念”,認為自然界的疫癘之氣,通過相應的途徑感染人體,人體通過相應的能力抗拒癘氣。因此,中醫提倡治未病,以預防為主;既病防變,通過改變環境、調節機體、抗拒癘氣。這種整體防控思想指導著中醫藥治未病的各種措施運用。

  首先,“遏阻傳變”留人治病。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就提出“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目前,出現新冠肺炎,特別是它具有前所未有的快速傳變能力,需要從生命醫學角度應用中醫藥學的“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方法,有效遏制病情快速傳變,避免患者的器官突發性衰竭,使患者機體得以保全。

  其次,“扶正祛邪”,以平為期。《黃帝內經》中有“無問其病,以平為期”的文字記載。中醫藥學重視邪氣對人體的傷害,但更重視正氣抗邪、抗毒、抗病的能力。在新冠肺炎防治過程中,無論是早期預防還是病中治療,以及病后恢復,中醫藥扶助機體正氣貫穿該病治療始終,祛除癘氣間而行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中醫所治者為得病之“人”,而非病人所患之“病”,更關注的是人體的生理狀態,采取因勢利導、提高抗病能力的治療方式,而非單純祛除病因的抗病毒性治療。這就是中醫藥在沒有搞清楚這個病毒是什么東西的時候,仍然可以在整體觀念指導下辨證論治,仍然可以選方用藥,仍然可以達到機體康復的目的。

  中西醫協同診療 可取得滿意效果

  中醫藥學認識致病因素,與現代醫學的病原微生物致病學說不同,中醫治愈患者不是關注致病因素,而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體后所導致的癥狀。中醫藥將這種狀態治療好了,疾病就痊愈了。這就是中醫治愈疾病的根本機理,很多人認為中醫治病說不清楚病因病機,其實中醫為何能治愈疾病,關鍵在中醫藥的體系內是可以說清楚的。

  近年來,SARS、禽流感等傳染病的出現,對現代醫學提出了嚴峻挑戰。面對一個新的變異病毒或者從未見過的病毒,依靠現代醫學防治的同時,我們可以用中醫藥的觀點和思維來面對它、認識它、治療它,采取中西醫協同診療,使疾病得到控制,病情得到緩解,并且實現好的預后。

  (作者為河南省首批名中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

 
 
 
 
  Copyright@2006 m.163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遂溪县| 湟中县| 竹山县| 上林县| 甘孜| 济宁市| 胶南市| 蕲春县| 江油市| 叙永县| 云南省| 新蔡县| 太仆寺旗| 文水县| 金沙县| 普定县| 曲阳县| 山阴县| 玛多县| 西青区| 仙游县| 万山特区| 维西| 苍溪县| 蒙山县| 怀远县| 安泽县| 乾安县| 铜梁县| 正安县| 双江| 白水县| 洛阳市| 武城县| 关岭| 巴青县| 上思县| 衡阳市| 手机| 河北省|